Article| Image
English
  • 中文
中文
Directory Of Year 2020, Issue 12
The current issue
Current Location:中文 » 202012 »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上的黔青样板
Bookmark and ShareCopy Reference Bookmark and Share Add To Favorite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上的黔青样板

Year:2020 Issue:12

Column: 观察

Author: 撰文/赵敏燕 董锁成

Release Date:2020-12-01

Page: 50-52

Full Text:  

“绿色丝绸之路”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绿色愿景,对各国携手探索环境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2017年,《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发布,对全面提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绿色化水平做出详细安排。2020年9月23

日,习近平主席在以视频方式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再次强调中国既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积极同各国一道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于2020年5月15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支持贵州、青海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旨在促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格局,探索总结以下六种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优化模式。

第一,建设“六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模式。以保护生态空间为基本前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重要支撑,以繁荣的生态经济为发展动力,以先进的生态文化为思想指引,以完善的生态制度为重要保障,以高品质的生态人居为直接表现,建设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和生态人居“六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

第二,筑牢跨境生态安全屏障。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等国际保护地位引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建跨境自然保护地,共同保护沿线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

第三,实施四层循环经济模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下,通过在建立大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经济园区,推进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社会循环的四层循环经济,建设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大循环经济体系。

第四,把生态城市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积极建设安全城市、循环城市、便捷城市、绿色城市、创新城市及和谐城市,培育“一带一路”绿色增长极,辐射带动沿线地区绿色城市化,形成“一带一路”生态城市带的绿色崛起。

第五,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生态旅游带。有序打造康养休闲、户外探险、人文风情等精品旅游产品。建设丝绸之路国际无障碍旅游区和国际旅游经济特区;重点突破跨国互联互通瓶颈,建设高效快捷国际旅游;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联盟和丝绸之路著名城市旅游网络。

贵州都匀绿茶摄影/马耕平(人民画报)

贵州都匀绿茶摄影/马耕平(人民画报)

第六,构建国际生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的生态保护国际合作利益和诉求,坚持“携手共建,利益共享、平等互利”合作原则,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生态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有效保护、合作共赢。

贵州:以大生态+战略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区,贵州将大生态作为全省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与大数据、大健康相结合,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大生态+联合战略发展优势,贵州加大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全面对接,打造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窗口。建议贵州在以下层面全力推动大生态与大数据、大健康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

一是发掘大生态与大数据的联动效应。贵州基于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气候条件,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的聚集优势,发掘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拓展延伸“一带一路”大数据类型及覆盖面。可率先在有合作基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空气、水流等自动监测联网平台、数据管理和发布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环境大数据监控全覆盖,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撬动大生态与大健康的潜力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全球各国更加关注生命健康,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呼声更加迫切和高涨。贵州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达154个,苗药已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品种。贵州省应在优势生态环境中打造国际大生态健康产业,拓展做大健康医药医疗、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食材等“六大产业”,做优天麻、石斛等特色中药材品种,做精先进医疗设备、高质医用耗材等装备制造,推动大健康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开发国际养生康疗市场。

三是拓展做强生态合作国际平台。深化绿色丝路国际交流合作,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办成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持续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贵州声音。支持办好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加强大数据领域产业政策、技术标准等国际合作交流。争取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提升网络互连互通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企业来黔投资建设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打造“一带一路”的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

青海:以生态产业奏响绿色丝路主旋律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明确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青海省所在的青藏高原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一是要守护好“亚洲水塔”,提升青海生态保护事业的国际影响力。专家预测,气候变暖的趋势使“亚洲水塔”的稳定面临巨大威胁,需要相关国家凝聚共识、通力合作。青海应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为着力点,向世界展示三江源、祁连山、环青海湖、柴达木、河湟地区等生态保护成果和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生活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升青海生态保护事业的国际影响力和世界关注度。

二是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青海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地区,肩负着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作用,有利于推进与沿线国家开展以生态产业为主旋律的合作与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品牌,全面推进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开发独具特色“青字号”品牌,敲开国际市场大门。以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林业、现代生态畜牧业为重点,发挥各类农牧业示范园区辐射和带动作用,走出一条农业与牧业循环、规模经营与品牌效益兼得、国内示范与国际合作的特色生态农牧业发展之路。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及户外装备制造业。利用生态与人文优势,积极与沿线国家地区合作推动丝绸之路高原生态、民族风情、环青海湖、户外探险等跨境生态旅游业,形成以现代特色农业、高原文化和跨境旅游业一二三产联动的综合经济发展格局。做大做优户外装备制造业,与相关国际大企业共寻深度合作机会,为提升户外装备产业的国际产能创造机会。

要讲好“中国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故事”,贵州和青海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紧扣生态合作与绿色发展主线,全力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生态合作样板,开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为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黔青”力量。

(赵敏燕:“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秘书处项目专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董锁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

为期5天的环青海湖超级马拉松赛上,两名跑者从青海湖边的牛群旁跑过。摄影/秦斌(人民画报)

为期5天的环青海湖超级马拉松赛上,两名跑者从青海湖边的牛群旁跑过。摄影/秦斌(人民画报)

GO TO TOP
5 chegongzhuang Xilu, P.O.Box 399-T, Beijing, China, 100048
Tel: +86 10 68413030
Fax: +86 10 68412023
Email: cmjservice@mail.cibtc.com.cn
0.032